不跟隨者田太廣
在山寨、復制成風的現在,不跟隨是一種今天,更是一種學不來的格調。尤其是在商業領域,另辟蹊徑的前面可能是名利雙收的桃花源,也有可能是不可預測的風險溝。
在地產界,大開發商在忙著把自己成功的產品往各地復制,而小開發商則不停地復制和模仿別人的產品,敢于不跟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作為河南新田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太廣是地產商中的一員,但他的產品從不跟隨別人,甚至每走一步,都要突破自己。
從新田小區開始,歷新田大廈、鹿港小鎮、花都•蓮郡,到鄭州國貿中心、鄭州國貿360廣場,再到超級大盤洞林湖•新田城,田太廣在鄭州房地產界頻頻祭出大手筆。
在他的商業領域,他有著準確的判斷力和適度超前的遠見性,他的商業伙伴,認為他極善發現商機,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不跟隨者。
西關虎屯村的改造作為鄭州首例城中村改造項目,新田快人一步,搶先納入囊中;
世界頂級物業公司世邦魏理仕以全委托的形式入駐鄭州國貿,這在鄭州也是首例;
2006 年起,新田率先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始運作洞林湖•新田城項目,這又是鄭州市首個新農村建設項目;
……
田太廣說,做企業眼光要有前瞻性,走一步,一定要看到下一步,知道前方更遠的東西。但行動只能適度超前,做到適度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始終站在發展的前沿而又將創新的風險降至最低。
他說,創新是他的性格,也是企業的性格。企業發展必須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企業就沒有生命力。創新不只是開發理念的創新,還囊括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各方面。從做普通住宅到做商業地產,從城中村改造轉向生態地產開發,從低檔到高檔,從二級市場轉變為一級市場開發,從開發單個小項目到做綜合項目乃至開發一個新城,他涉足了住宅、商業、旅游、教育、娛樂、農業等多個產業,甚至還要考慮低碳節能、就業創業、文化傳承等社會問題與久遠安排。
顯然,這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
他是位淳樸的企業家,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總是能用幾個字就概括最核心的內容,直擊問題本質。作為一名商人,他從不把賺多少錢,開發多少房子定為做項目的出發點,他倡導精品樓盤,不做替代品。在開發經營鄭州國貿360廣場時,他的主導思想淳樸而簡單,就是讓在這里購物的人都感覺舒適、健康。
但在他的交談中,樸實的話語背后透著幾分時尚與浪漫,而這些元素似乎與他的實際年齡有些不符。這不免讓人生疑,田太廣是一位追求生活時尚的浪漫主義者?而事實并非如此,在生活上,他崇尚簡單,而在工作中,他是極度追求浪漫的人。
他激情滿懷地給我們描述五年后的洞林湖•新田城:“視野開闊、綠色植被、溝壑相間和高低起伏,人們將居住在這種自然的生態中。看電影也不用再被關進擁擠的電影院,在戶外躺在車里,音響直接導入車載音響里,這是一種美妙而舒適的享受。”
開創者的步伐
田太廣的人生履歷豐富而傳奇。
作為土生土長的鄭州人,他在農村長大。17歲當上了村里的記工員,算賬精準得如同計算器;18歲投身行伍,20多歲轉業返鄉當上村干部,在全國農村開始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前,他又率先在村里開始了承包探索。
在改革開放之初,在全民經商熱還未熱遍神州之前,田太廣已經全身撲騰到商海中去,開過餐館、辦過超市,跑過出租、開過工廠,從事過養殖、建筑,也涉足過服飾行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令人意外的是,田太廣雖然涉獵各路生意,但是從未失手,從未言過敗,幾乎是百戰百勝,笑傲商海。“我之前做過的行業都做得不錯,這與我的努力用心有很大關系。”
對于田太廣而言,進入房地產是一個重大轉折。1997年,新田置業成立,先后建成商城路小區﹑城北路小區﹑民航路小區三個住宅小區,1998年河南新田置業有限公司投巨資拍下黃河路95號的土地,傾力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高尚商務寫字樓,它是新田置業繼民用住宅之后開發的大型商務建筑。
到了2003年,田太廣再度出手,總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鹿港小鎮享譽鄭州,開創鄭州純別墅社區的先河。2004年,就在在鹿港小鎮運作進入三期之際,建筑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花都•蓮郡項目同時開工建設。
2005年,新田置業逆勢而動,“首吃螃蟹”,“拿下”西關虎屯,開建鄭州第一個城中村改造示范項目,成功打造出鄭州的新坐標——鄭州國貿中心,令商城震動。作為城中村改造的先行者、排頭兵,能在短短幾年間將一個城市中心區的城中村一舉改造成城市地標建筑,這不能不算是一個奇跡。而之前在所有人的記憶中,西關虎屯和鄭州所有都市村莊的共同“表情”一樣,低矮、陰暗、擁擠、喧囂。幾乎轉瞬之間如一夜春風,西關虎屯村完成了從都市村莊到城市全業態復合地標的華美轉身。
在這之后,在外界印象中,田太廣似乎陷入沉寂。但其實,他正在醞釀另一個重大的轉折,開辟一個屬于鄭州的“堪培拉”。五年前,當以“都市耕者”自居的新田再赴新戰場——“新農村建設”的時候,業界對其驚詫的同時,亦有側目的神情。而今,時過境遷,即便是冷眼看正在進行中的洞林湖•新田城建設,也無不對當年新田置業一擲“50億”打造“田園新夢”的大手筆感到“驚艷十足”,這與其踐行“新農村建設”和“田園城市”的雙重夢想,可謂“珠聯璧合”。
醞釀商業宏圖
對于田太廣而言,開創者的步伐,不僅限于住宅,更在商業地產領域屢有破題。
事實上,對商業宏圖的構建,田太廣早已著手。作為新田置業的首個商業項目,國貿360廣場堪稱經典。為了能更好的管理商業,新田成立了河南鄭州國貿商業有限公司。同時發展商業管理、物業管理,成為新田延長房地產開發產業鏈的一種行為。
國貿360廣場開業兩年多的時間,舉辦過多次大型營銷活動,這些活動有別于傳統百貨商場的促銷,更多的是和當下最時尚的事件相結合。比如去年的“快閃”、“微博互動”、“歌星見面會”、“大型恐龍展”等。
按照定位,國貿360購物廣場主題明確,主打年輕消費群體。其管理團隊非常年輕,具有留學背景的80后占整個管理團隊的70%。“商業將會成為新田置業今后發展的核心。”田太廣躊躇滿志。
據了解,正在開發建設的洞林湖•新田城項目中,商業也將是整個項目的核心業態之一,屆時將會有六七十萬平方的商業體量,以涉外商業為主。
按照田太廣的設想,新田將來還會發展區域商業,為人們購物提供好的環境。“人們的生活環境好了,這就是社會的進步,是我們的責任。”
田太廣有著多年的商業情結。新田大廈作為新田置業的早期項目,2001年建成,其中八層物業均未出售。一個重要的行業背景是,商業地產用于整體出售時,難找到買家,開發資金無法回籠;而開發商自己經營時,將面臨投資回收期過長而承受巨大的資金壓力,無法盡快回收資金投入其他項目的開發,影響整體運作。
“在最困難的時期,也沒有賣掉,我認為留著我就能把他管理好、經營好。我比較看好商業的發展。”在田太廣看來,當住宅市場達到合理的標準之后,城市商業化將迅速發展。而鄭州市的商業規模還很小,和北上廣等發達城市還無法相比。
“在香港,到處都是商場、寫字樓,而鄭州的商業還不夠,原有的商圈也亟待升級改造。”田太廣說,“將來在居住比例調整好之后,房地產的發展模式一定會改變,會加大商業的發展。投資客也會將住宅投資轉化為商業投資。”
根據田太廣的判斷,目前更多的開發商選擇開發住宅基于兩點原因,首先住宅的需求量大,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仍然有很多剛性需求;其次,商業開發比住宅耗費精力,且見效慢。“但在未來,城市商業將會有很大提升,這是大勢所趨,鄭州的商業肯定會比北京上海發展的還要好。”
“我不比別人聰明,但是我努力”
——專訪田太廣
“把文化導入商業”
經濟視點報:鄭州國貿360廣場曾投入百萬做恐龍展,而這之前也曾多次投入做主題活動,你如何看待商業經營中的投資與回報?
田太廣:這是一種商業文化,做商業不能光索取消費者,不能只讓人們消費、花錢,要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有益的東西。做主題活動、展覽都是需要我們投入的,但這個很值得。這就是思想,把文化導入商業,讓大家在逛街時有一種感悟、認識,要提高購物廣場的品位就要有更多富有文化內涵的活動,同時也是為商場、客戶帶來更多的利益。
商場是靠大的企業賺錢,不是靠眼前的利益。當企業做到一定程度,賺的是發展的錢,賺的是未來的錢。前期需要培育,需要投入。這和所處的環境和所站的位置有關,如果我是工人,這個月我不拿錢回家,就不能吃飯;而企業不同,大企業要承擔的和一個小企業、一個員工、一個職業經理人承擔的風險是不一樣的,企業大了就要承擔大的風險和責任,不這樣做不行,這是大企業應該做的。這樣小企業、百姓、社會才會支持大企業發展。是這么個邏輯關系。如果企業也去和老百姓爭利益,那是不應該的。
經濟視點報:鄭州國貿360廣場引進了一些新的商業模式,目前經營如何?
田太廣:經營勢頭很好。目前只是簡單地付出,利潤少一點。首先給他們提供一個寬松的投資環境,一個好的物業平臺,要讓人家放心地來。我們制造的這種空間就是給這種大型集合店設計的,不是給小店的。他們一看這個商場很好,像優衣庫、H&M這些國際品牌店都很大,給2000平方也可以吃掉。他們很專業,是國際市場的模式。這種商業模式進入鄭州之后能給消費者帶來利益,消費者能買到好的產品,而且他們的產品也不貴。
經濟視點報:如何看待創新之于企業的發展?
田太廣:創新就是生命力,創新就是一種進步。我認為,如果想立于不敗之地,所做的產品必須與別人的有所區別,要有優勢,在不同的地方要多一點好的東西。就像賣東西,大家都去賣這個東西的時候,你再去賣,不但賺不到錢還會很剩余,甚至可能還會賠錢。比如別人賣冰棍,你可以賣冰欺凌,現在還發展出哈根達斯。一定要創新才會有更多的利益。360之所以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就是因為它快速時尚的理念,不斷會有新產品。而房地產開發也在變,現在有空中花園,種地種樹,看著也很舒服。
創新是一種進步,也是企業的生命力。人需要新的意識,創新需要努力,任何事情只有通過努力才有好結果。我不比別人聰明,但是我努力,我付出的時間多,我善于推理、善于思考。我做的產品想讓人生活得更舒服,可以謹慎地通過對比、論證,最后得出正確的東西。
經濟視點報:洞林湖•新田城作為新田的又一力作,有哪些創新和引領?
田太廣:洞林湖•新田城有山有水,有太陽能路燈,盡量減少排放、污染,生態是一種意識,比如環保的意識,垃圾、污水都要經過處理,采暖要節能。如果每個人都不亂扔垃圾,都有生態環保意識,一個小的生態環境,人人都去追求時,就變成大的生態環境。無論誰做生態都不要批評他,就像做慈善一樣,是好的東西是有利的,不要批評。即使沒做到,沒做完全也要鼓勵他,這樣他才會做得更好。生態這個詞喊喊也是一種進步,如果說都不敢說怎么去做?我感覺這是對的、正確的事情。
“房企能生存下去,只是艱難一些、利潤小一點”
經濟視點報:去年以來國家和地方曾多次出臺政策加強對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以您對這個行業的了解,目前開發商的經營狀況怎樣?
田太廣:原來的空間利潤很大,現在降低了房地產開發的利潤率。成本逐漸增高,利潤就在縮水。目前銀行控制很嚴,資金相互拆解,房地產公司資金情況慢慢體現出來。但社會上資金還很充裕,老百姓還比較有錢,現在普遍收入高了。過去不貸款買不了房,現在不貸款也能買起房,老百姓手里比過去有錢。限購之后的買房能力小了,但不是沒有,還有很多剛需。房地產企業還是能生存下去的,很多房地產公司還很好,只是艱難一些、利潤小一點。
經濟視點報:如何看待目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新田是否有影響?
田太廣:目前的政策對整個市場是有影響的,對我們肯定也有影響,當然對國家也是有影響的。總的來說,國家是為了保持穩定發展,這是國家的核心。土地資源是有限的,作為一個國家,如果不加以控制,資源很快就會用盡。就像一棵大樹,如果被螞蟻啃得多了,照樣會倒掉。土地是人生存最實用的東西。國家的調控我是贊成的,作為企業來說非常理解。要做的是,按一種正確的思想去調整、面對政策調控所帶來的壓力,包括市場的壓力。土地不好拿,沒有土地怎么辦,要轉變為一個動力,把現有的土地更好地加以利用,不能浪費每一寸土地,利用時要做精品,不做替代產品。我不愿意做替代產品,我希望買新田房子的人住進去,設計合理,一輩子不用換房子。我要做優勢產品,不浪費資源,性價比高。按住的需求來說,一家幾口人買一套很合適的房子就足夠了。
經濟視點報:在目前的房地產發展形勢下,新田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田太廣:目前公司發展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兩點:一是資金平臺,要找到寬松的資金平臺,不能單純依靠銀行。只要企業有好的基礎就自然會找到,這個沒問題。第二是人才的梯隊,怎么把人才搭配好,這個是需要挑戰的。就像帶兵打仗一樣,有時會有犧牲,這個很重要。要找到在行業內有用的人才,你想讓他達到你的目標,他沒這么大能力不行。人才、加強管理,這兩個比較有挑戰性。發展的機遇是很多的。對于市場的調控我壓力不大,只要產品好,房子好,還是有人買的。比如手機,大街上那么多賣不出去,但是蘋果手機價格高,還很多人買。我希望鄭州市的房地產公司都能做好,都要建好房子,追求精品,這樣城市的面貌就好了,大家都能住上好房子,都滿意。
“要有好的出發點”
經濟視點報:您做管理的主導思想是什么?
田太廣:在事業上,我的性格很跳躍,也很浪漫。我所想到的,比他們想的、判斷的更遠、更科學。但是我的管理模式很實用,首先做事情出發點要好。沒有一個好出發點,就沒有好的結果。比如,干什么都是為了賺錢,那么這個出發點就是不對的,賺錢不能放第一位。比如我在做鄭州國貿360廣場,出發點是怎么打造一個商場,為客戶提供一個好的、優質的、合理的空間,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又好又美又有生活情調的休閑購物場所。讓人感覺舒服,舒服也能給人帶來一種健康,這就是出發點,是一種共贏,不能單單為了賺錢。對社會是一種節約,對政府是一種創造,也是一種形象,它是綜合的,不是單一的。這看起來簡單,但是需要費腦子,出發點必須好。我經常聽到有人說逛360很美,我感覺很欣慰,比賺多少錢都舒服。只要出發點好,過程把握好,努力、堅持,結果就會好。
經濟視點報:企業發展中時常遇到需要做一些重要決策的時候,當別人質疑你的決策時,你怎么做?
田太廣:堅持。在有人提反對意見時要提出理由。我相信你比我強,但有些地方我會去堅持我的觀點和理念。比如在開發鹿港小鎮時,我跟設計師說讓我睡在床上能看到星星,這就是一種理念。后來就設計出斜坡房,躺著就是能看到星星。這個理念就源于我小時候經常在外面睡覺,覺得很舒服、很自然的感覺。這也是一種創新,先有理念,再有實踐。理念的創新,帶領實踐的創新。360中心的下沉廣場最初設計中是沒有的,是我讓打掉的。我說要讓負二層見天,要有個中心才好找。我堅持必須打掉。這不是設計師設計的,是理念的創新。洞林湖•新田城也是多少年想的一種想法,實現生活中的一種想象。
經濟視點報:很多人認為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幸福指數下降了,您怎么看?
田太廣:要學會轉變思想。如果總想著不合理就會不開心,思想轉變了,認識提高了,就會開心。幸福要看怎么去理解,我覺得生活幸福很簡單,今天有面條有饅頭,時不時吃頓肉,就很開心很知足了。我們轉變不了的是,在有生之年對事業發展追求的不滿足。但是,我們也在調整,要學會順其自然。但是如果沒有強烈的欲望,完成一件事就缺乏力量,如果沒有欲望,不想做就不做了那力量就減弱了。必須要有不滿足,才會有力量。就像個鉆頭一樣,鉆到什么位置該停,快慢必須掌握到,這是做企業基本的思想。隨著工作環境不同,想法就會變得不同。我生來也不知道將來會做房地產,小的時候的欲望就是能吃飽,后來能當工人就滿足了,因為每月有生活費,就可以了,就滿足了,逐漸走到現在。這是人的軌跡,由很多因素組成,不是偶然的。偶然發生的事不會長久,就像中彩票一樣,只有偶然一次,不會長久。
“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去做、堅持去做就能做好”
經濟視點報:很多人知道,您在做房地產之前,做過很多行業,開過飯店、辦過超市、開過工廠、搞過代理、做過建筑工程等。在幾十年的經商經歷中,有哪些經驗或者感受?
田太廣:你可以選擇你想去做的事,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和基礎,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去做、堅持去做就能做好。我之前做的那些都能做好,沒有經營不下去的。我選擇房地產開發,因為房地產給我的感覺相對獨立一些,拿到地后,有一段自由的時間,這段時間可以按照法規法律去做,按照自己的設想去做。其實房地產并不復雜,比很多行業都簡單。
經濟視點報:部隊的經歷對您管理及性格有哪些塑造?
田太廣:部隊很鍛煉人,磨練了我吃苦耐勞的性格和強大的意志力。我在生活中,什么都不怕,不怕做錯事,怕是沒有沒用的,做錯了得到應有的懲罰就完了,要敢做敢當敢為。部隊是一種靈魂,面對再大的場面,我們都不膽怯。我們有時也會做得不合適,只要能夠理解我們,知道我不是有意去做錯的。
經濟視點報:在工作上有沒有偶像?
田太廣:我喜歡毛澤東的那種精神,有斗志、有毅力、堅忍不拔,堅持馬列主義,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他的精神是我們追求的,當時那么艱難困苦都走過來的,跟現在比比,還有什么困難。在商業上,我喜歡李嘉誠,他是華人商業的一面旗幟,是很多人的偶像。他做的事情都非常值得,每做一樣都很好,做事的風格也是一種思想。
“用心、專注”
經濟視點報:在事業上,您是成功的企業家;在生活中,您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田太廣:我做事比較用心,喜歡鉆研。我去的地方并不多,但每到一個地方我所看的東西比別人多,其實這都是努力的結果,用心,專注。我崇尚工作中的浪漫,生活很簡單并不浪漫,生活幾乎沒什么要求,只要睡好覺,吃飽飯,講衛生就感覺很舒服。
經濟視點報:業余時間有哪些規劃和愛好?
田太廣:我喜歡和好朋友聊天喝茶,有時候一聊就是幾個小時,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也喜歡和孩子一起吃吃飯,不過我們都很忙。有時間就去鍛煉鍛煉身體,去項目上看看、走走。
《經濟視點報》原文鏈接http://dz.jjsdb.com/Qpaper.asp?ID=4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