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省會鄭州的人口規模和車輛數量快速增加,加之基礎設施欠賬較多、道路資源有限、交通組織管理滯后等因素制約,中心城區的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城市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去年,省委書記盧展工同志親自到鄭州調研指導暢通工程建設工作,今年2月13日又作出了“重在持續;以民為重、公交優先優惠;講究科學、統籌、協調;爭取社會理解、支持”的重要指示。為深入貫徹落實盧展工書記的指示精神,切實解決好城市擁堵問題,鄭州市委、市政府在認真總結以往做法、借鑒外地經驗的基礎上,研究編制了《暢通鄭州白皮書(2012~2014)》,按照“域外樞紐、域內暢通”的目標,堅持“遠近結合、疏堵結合、工程措施與管理措施相結合”的原則,從強化公交優先、建設暢通鄭州十大工程、落實綜合交通管理十項措施、推進中心城區功能外疏、倡導文明出行等五方面著手,實施綜合性治理,力爭用三年時間,使鄭州的交通擁堵狀況得到較大改觀。
打造暢通、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是省會各級各界和廣大市民的共同心愿,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積極參與。發表《暢通鄭州白皮書(2012-2014)》,向公眾闡明未來三年鄭州市綜合交通建設的目標措施,既是市委、市政府向全社會的鄭重承諾,也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征集社會意見、爭取全民參與的具體舉措。衷心希望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能給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幫助,齊心戮力,積極參與,共同努力把鄭州的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把鄭州建設成為一個生態宜居、繁榮現代、暢通有序的現代化都市區。
推進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舉措
實施公交定制服務。根據大型企業、大型工程、大學園區等特殊人群出行需求,創新運營機制,實施“定制服務”,在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為特殊需求人群提供個性化服務。
建立公交發展保障機制。將城市公交發展及“公交都市”建設納入公共財政預算體系,設立公共交通發展基金,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公交企業政策性虧損長效補貼機制。
實施暢通鄭州工程建設
隴海路高架快速路工程。隴海路高架西起西南繞城高速、東接京珠高速,全長25公里,全線雙向高架6車道。其中一期工程規劃西起西三環、東到107輔道(107輔道高架至鄭州東站),全長約18.5公里。計劃2012年完成前期工作,2014年底竣工。工程東西向均直接與城市外部高速公路出入口相聯系,承擔中心城區的交通疏散和轉換功能,對加快鄭州西部地區、高新區的發展,進一步提升鄭州東部地區的城市功能、優化老城區的交通環境具有重大意義。
“兩環十七放射”生態廊道改造提升工程。“兩環十七放射”即鄭州市中心區域“環形加放射”快速路網體系。“兩環”為三環路、四環路。“十七放射”指從三環向外輻射的十七條放射道路,分別是金水東路、商都路、機場高速、鄭新路、中州大道南段及北段、大學南路、嵩山南路、鄭密路、航海西路、中原西路、鄭上路、化工路、科學大道、江山路、京廣快速南延線及北延線。“兩環十七放射”道路總長度365公里,是完善城市組團、產業集聚、新型社區和引領項目、發展經濟、改善環境的重要基礎設施,是鄭州市重要的交通道路網和出入市口。
(征求意見稿)
鏈接:http://zzrb.zynews.com/html/2012-09/07/content_402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