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鄭州住宅開發模式不斷地發生著演變,2007年以來演變明顯提速。其主要特征已由粗放式的單一項目開發模式轉化到集約式的規模開發模式,由居住小區開發模式逐步演變到社區開發模式,由核心城區開發模式轉化到郊區化開發模式,由重視地段開發模式開始向重視健康住宅開發模式轉化,由單純重視住房面積向開始重視居住文化轉化。近幾年,住宅郊區化已是大勢所趨,郊區項目已逐漸從“配角”變成為“主角”。
A 市郊大盤成今后開發主流
過去,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住進郊區就好比是與世隔絕了,要面對滯后的周邊環境,還有不發達的交通,生活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如今,隨著郊區的各項配套設施在不斷健全,人們的這種思想也在不斷改變,住宅的郊區化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人們回歸自然的最完美表現,城市的發展正在從核心區域向周邊輻射,大盤化郊區化已成為樓市發展的重要趨勢。郊區化居住的時代正在大踏步到來,“工作在城市、生活在郊區”正成為大勢所趨。
如今的鄭州,面對著市區的土地日趨漸少、拿地日漸困難、開發成本相對較高這樣一個局面,很多開發商都已把目光瞄準了郊區這個日趨完善的市場。同時,由于交通網絡的搭建,郊區與市區的“分界嶺”已經不再那么明顯。
這幾年以來,鄭州的郊區就涌現出一批大盤,如位于新鄭的國瑞城、清華園的清華大溪地、清華憶江南、新田置業的洞林湖•新田城、居易的國際城、天邦置業的鄭東新世界等十余個1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盤呈現出郊區大盤的繁榮面貌。郊區大盤時代的來臨,正在以迅雷之勢催生著鄭州“郊區化居住”時代的到來。
B 項目彈性較大促進樓市大盤郊區化
洞林湖•新田城倡導健康、生態、休閑、自然、品位、便捷的生活方式,建成后將成為中原首個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產業復合、文明、現代、原生態的田園之城。規劃總的布局為“以洞林湖為中心,根據坡地地勢因地制宜設計多橫多縱、多層次結構”,由洞林湖向坡地、臺地依次錯落的建筑布局,形成水天一色的流暢自然視線。
眾多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鄭州的現狀來看,城市內部的土地資源越來越有限,城區項目在產品、成本和價格等方面的“剛性”較強,可以“挖掘”的空間不大;而郊區項目的“彈性”則較大,無論是“圈地”的規模、成本的差別,還是產品類型的不同,以及市場定位和策略的多樣化,都使項目的不確定性增大,各項目可發揮的余地和“競爭”的空間也較為廣闊,更多的是有些房企依托產業,打造一系列特色小城鎮,包括科技小鎮、創意小鎮、教育文化小鎮、旅游小鎮等等。與此同時,隨著鄭州城市交通網絡的成功搭建,郊區市政配套和入網的不斷完善,筑城郊區的樓盤逐漸呈現的優良銷售走勢,這使得樓市郊區化的趨勢愈發明顯。目前看來,房地產開發已逐漸呈現出大盤化、郊區化的發展趨勢,這是房地產競爭的必然,也是市場行為與城市化進程的合拍。
C 郊區化住宅市場在變化
多個因素的集中刺激,使得城市南部、東部和西部等區域全面提升,催生著新的居住格局形成。目前,城市外圍樓市提供的房源正在逐漸豐富,價位高、中、低的物業結構齊全。高檔的獨立別墅適合高端人士置業安居;中高檔的類別墅、大戶豪宅也有提供;而面向普通大眾的洋房產品更是多樣,且樓盤單價都在5000元左右,相比中心區近萬元的高房價,這些板塊的洋房產品十分適合首次置業者。薄洋認為,在樓市觀望情緒濃厚的環境下,城外樓盤的發展顯得更加“適逢其時”,由于中心城區土地的稀缺性,這些樓盤具有一定的地段優勢,也因此造就了這些項目的部分開發者通常會自恃其區域特點,抬高身段,不肯輕易降價。但郊區樓盤供應相對充足,所以,打出的優惠措施與促銷手段往往也比較積極。如此一來,對樓市走向感到迷茫又具有剛性置業需求的人多數會選擇在城市外圍區域購房,從而最大限度降低購房的風險指數。